映像非遗|37年勤耕不辍,不遗余力“守”艺人

2022-07-20 07:59:25来源:人民网点击:


工作室内,汪德洪正在雕琢作品。人民网 李希蒙摄

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镇,有座徽派民居——承志堂。

9座天井,60个大小房间,136根木柱雕梁画栋,共同组成了占地2100平方的古宅。这座因其木雕艺术价值极高,被故宫博物院专家们称为“民间故宫”的大宅子,曾是许多当地人儿时的“游乐场”。

幼时的汪德洪在这里一玩就是一天。“小时候看不懂,只知道里面木雕图案细致入微,人物惟妙惟肖,很有趣。”汪德洪说。

有多有趣?

16岁那年,汪德洪选择跟着祖父拿起刻刀,把对木雕的兴趣,变成了毕生的事业。

转眼37年春秋过,那个吵着跟爷爷学艺的懵懂少年,已成为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三雕(木雕)”安徽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跟随汪德洪迈入承志堂,听他介绍着古建内的木雕,“唐肃宗宴官图”“郭子仪上寿图”“百子闹元宵”,雕法、寓意娓娓道来,屋内的每一幅木雕作品,他都早已烂熟于心。

“‘徽州木雕’作为徽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内容求学上进,积极向上,这里的木雕不仅工艺精湛,还有教化育人的作用。”汪德洪介绍道。

用5年时间,完成复原木雕“百子闹元宵”的壮举,代表作品“八骏雄风”荣获2013年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徽娘教子”荣获2016第五届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展天工奖“金奖”,作品“刘海戏金蟾”被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收藏……

获奖无数的汪德洪,心中放不下的是传承。2018年,他决定从如画般的宏村走出来,在宏村新区创立了黟县守艺人徽州雕刻传承中心。

为什么是“守”艺人,而不是手艺人?

按照汪德洪的想法,“守”,是守住对徽州木雕艺术热爱的初心。传承技艺需要守正创新,这不仅要传承经典徽雕技艺精髓,更要与时俱进,与现代生活融会贯通,使之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依托传承中心,汪德洪时常走进学校,开展“非遗进校园”的活动,并在安徽工商职业学院设立徽雕大师工作室,通过言传身教,希望更多年轻人关注、喜爱和学习徽雕技艺。“我们身为非遗传承人,要主动改变思维方式,不要拘泥于传统的师徒传承模式,主动走出去,把非遗的种子在年轻人心中种下来,如果他们喜欢,就会有结果。”汪德洪语气坚定。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管:河南省老新闻工作者协会  主办:金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热线:13910392737
声明:若侵犯到您的权利 请及时联系管理人员予以修正
中国大别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