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别忘了55到60岁的下岗职工是中国最贫困的群体

2020-10-29 16:12:48来源:今日头条点击:

  下岗职工的产生是90年代国家为了推进改革开放而不得不牺牲职工利益所采取的特殊手段,下岗政策的施行是导致国内产业工人最无助、最困苦、伤害最深的最主要原因。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90年代的下岗政策造成了全国4500万左右的下岗职工。国内90%以上的国有与集体企业都进行了企业改制,改制的结果就是把企业改制到了企业负责人手里,使企业成了个人私有。
 
  那时的改制造成了全国大量职工失去了工作岗位、失去了收入来源,最终沦为赤贫一族。而与此同时,全国一夜之间却又有数以万计的富豪产生。
 
  工人下岗时他们年龄一般在25-45岁左右,那时他们在企业中技术单一、技能有限、工资低、家庭无积蓄(一般每月工资200-350元左右),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在劳动力市场大学生就业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下岗职工很难再找到工作岗位。
 
  要知道这些下岗职工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啃老、蹭饭”一词就是那时产生的;《从头再来》一曲就是那时流传开的;扫马路、擦皮鞋、骑三轮、做护工、干黄牛、搞押运、看场子、当三陪等就是那时兴起的。可知那时的下岗职工他们当时是多么的困难与无助。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到了2000年以后,许多下岗职工的生活条件仍然没有很好的改善。这是因为大量农民工与大学生抢占了就业岗位。论体力,下岗职工岁数大,比不过农民工;论年龄与文化水平,他们比不过待业青年和大学生。
 
  在如今的网络经济时代,下岗职工更是丧失了就业优势和潜能。如果幸运的话,他们也只能找到一些看大门、扫马路之类低收入的工作。
 
  为了孩子、房子以及自己看病、家庭生活等方面的支出,许多下岗职工负债累累。
 
  根据中国社科院对国内人群收入情况的调查,下岗职工群体是中国收入最低的群体。他们家庭年收入在5000-10000元之间,有些下岗职工家庭人均月收入甚至不足150元。根据调查数据,下岗职工收入比农民与产业工人还低一半以上。
 
  多年过去了,下岗职工数量已发生了不少变化,很多达到退休年龄的下岗职工已到龄退休了,剩下的下岗职工约有1000余万人。这类人群基本处于无收入、无人过问的状态。
 
  而最尴尬、最困苦的是55-60岁的下岗人群,他们处于绝对的无工作岗位、无个人收入、无社会地位的“三无”状态。他们许多人无钱缴纳社保金、更无法忍受社保金的年年上涨,他们只能无助地等待,盼望自己能早点退休。
 
  在国家扶贫攻坚、脱贫致富的政策优待下,大量的农村贫困人口、五保户、低收入家庭、残困人员等都得到了应有的照顾,这些人他们每月都有一定的生活补贴和资金扶持,基本能维持家庭生活。
 
  但是下岗职工群体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政府各方面的照顾,他们自始至终没有享受到任何改革开放的红利与政策扶持;各级部门更没有针对他们的年龄特点进行合适的岗位安排。他们是被社会彻底遗忘的群体!等待他们的仍然是凄苦的等待。
 
  下岗职工他们是无辜的,实质上他们是被人为牺牲的群体,是他们牺牲了个人的利益才使得改革开放得以顺利进行;他们不是自愿下岗的,而是被迫的。
 
  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与90年代那时相比,我们已经富得太多,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给下岗职工以合理的人道援助和经济补偿。
 
  多年来下岗职工一直呼吁,他们要求公平合理地解决生活困难问题、社保缴费问题与提前退休问题,但是都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在国家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各级社保与政府部门应当主动响应国家号召,积极主动地为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不能因为他们是弱势群体而遗忘他们、无视他们。
 
  针对下岗职工的实际情况,我们应当考虑对50-60岁的下岗人员在社保金方面实行免交政策,将他们纳入贫困人口脱贫;要像《新公务员法》规定的那样,一视同仁地让下岗职工提前5年退休,并及时地给他们以困难帮扶;要真正落实好国家的扶贫攻坚政策,做到“扶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而绝不能让它成为一句空话。
 
  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管:河南省老新闻工作者协会  主办:金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热线:13910392737
声明:若侵犯到您的权利 请及时联系管理人员予以修正
中国大别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