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让农民工揣着“新农合”进城来

2014-04-18 08:56:51来源:互联网点击:

  "新型城镇化"理念一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立刻引起各方的关注和期待。有识之士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那些正在为城镇建设流汗出力的农民工。有专家指出,城镇化的实质内涵是农民工的"市民化"。那么,作为农民工一定关心自己一旦获得城镇户籍并成为市民后,能否享受与其他市民均等的医疗福利待遇?对于这个问题,东北财经大学教授刘明慧长期从事城乡医疗保险研究,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近年来出台了进城农民的医疗保障政策,但由于操作性不强,目前进城农民医疗保障覆盖率较低、受益面不高、保障水平偏低和制度缺位问题仍非常突出,农民工看病难、看病贵等情况依然存在。
  刘明慧强调,进城农民工游离于国家医疗保障制度之外,这是城市建设当中的一个痼疾,在城镇化大潮的背景下,应当予以解决。城镇化的一个目标就是拉动内需,促进消费,而农民工作为未来城镇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为其提供合理的医疗保障制度,为其解除后顾之忧,从而有力地拉动城镇居民消费。
  刘明慧所强调的这些制度缺失导致的农民工医疗保障困难,在实际生活中是否真实存在?本报记者为此采访了一些正在步入城镇化的农民。
  "新农合"管不管事儿?
  新年伊始,常年在京杭大运河上跑船的江苏省盐城地区农民刘汉文忽然感觉,跑了近十年的河道似乎豁然变宽了!因为好消息接踵而来:他按揭购买的那条价值百万的500吨大船,由于这几年他一直往返于徐州和盐城之间贩运沙土,生意不错,预计今年就能还清所有银行贷款;另外,他还可净挣60多万元,他打算用这笔钱在城里买套房子;一旦在城里买房成为现实,他就有资格申请城镇户籍了!
  另外,平日喜欢收听无线电的刘汉文,还从船载广播里收听到这样一则好消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的精神,这让刘汉文兴奋不已,因为这意味着将来他进城后,将面临很多致富的机会,比如兴建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等等,肯定需要大量建材,而沙土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令刘汉文犯难的事也一件件涌上心来:已过花甲的刘汉文,这几年明显感觉身体不如从前了,他也开始担心自己万一有个病伤啥的,在农村地区可以享受的"新农合"医疗,进城后还能继续享受吗?
  谈起"新农合"医疗,刘汉文深有感触地说:"别小瞧平时每年交的75元,到救命的时候真的管用啊!"他回忆道,去年老伴得了很严重的胆结石,到盐城市最好的医院做的手术,术后结算:检查费、医药费、手术费、治疗费、营养费等等,林林总总加在一起花掉1万多元,幸亏有"新农合"医疗做后盾,实际的医药开销不过2600元,再加上给医生的1000元红包,不过3600元。
  可是,刘汉文在外省市家装公司打工的二弟弟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也是去年,二弟弟在施工时摔成重伤,当时救命要紧,工友们把他送到城里最好的医院抢救,命是保住了,但由于城里医院费用昂贵,他没等伤愈就不得不出院了,结算时发现,抢救费、手术费、医药费、治疗费等等加在一起足足有2万多元,而这2万多元全部由其个人承担,原因是家装公司借故二弟弟在家乡农村已缴纳"新农合"保险,于是没有为其缴纳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而工伤发生时,由于事发紧急,加上跨省转移医疗关系手续繁杂,来不及将农村医疗关系转入城里。
  边缘化不可及?
  同样是"新农合"医疗体制的受益者,刘汉文的老伴和二弟弟一个在农村一个在城里,究竟是何原因导致其受益情况截然不同?刘明慧认为,这是体制的不可及性造成的,"许多进城农民工实际上处于医疗保障的边缘化状态。"
  进城农民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医疗保障处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种制度的夹缝地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主要针对农村常住居民,理论上进城农民虽然被纳入其中,但由于常年在城市务工,如果患病须回到其户籍地定点医院就医,显然交易成本极大,需承受昂贵的路费、住宿费以及各种开销,因而"新农合"对进城农民的服务可及性太差,进城农民无法真正得到这种医疗保障;另一方面,进城农民也难以被纳入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由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具有极强的单位组织性,因而无组织依托的进城农民享受不到这种制度内的医疗保障。
  虽然他们在统计意义上是城镇人口,但不是经济社会意义上的城镇人口,对医疗服务的利用率以及医疗保障覆盖的广度和深度都与城镇居民相差甚远。
  另外,由于两种制度都已实行多年,各自带有传统的固化色彩,因此在技术和制度上难以统一。虽然在许多省份已实现了"新农合"医疗制度与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统筹,但省际统筹还未实现,因此就出现了刘汉文二弟弟那样被置于医疗体制盲区的现象,"且这种现象决非个案。"刘明慧强调。
  刘明慧还提及发生在南方某市的农民工尘肺病事件,也颇令人堪忧。2009年5月,湖南耒阳百名农民工曾前往该市维权,要求获得赔偿和治疗。由于他们无法提供有效证据证明自己与企业的劳动关系,该市政府根据病情轻重,向其中确诊为尘肺病的农民工支付了每人7万元-13万元的经济补偿。如今,这些钱已基本花光,如果再无其他救助措施,这些农民工就只能等待了……
  刘明慧认为,现有城市化率统计口径包括了在城市生活6个月以上、但没有享受到和城市居民等同社会福利的进城农民,他们不能充分体验到现有医疗保障制度的涓滴效应。究其原因,我国医疗保障体制是以地域、公民职业、身份类别为标准,以碎片式为特征,其表征就是原住民和新进入者相分割,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不统一。
  刘明慧告诉记者,目前进城农民参加医疗保障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大病或住院医疗保险,其费率比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低很多,不设个人账户,只报销大病住院费用的一定比例。另一种是为进城农民独立设计的综合医疗保险式,提供老年补贴、住院医疗和工伤意外三项保障。这些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进城农民的疾病风险,但并没有取得可喜的成效。因为其运行机制仅限于在进城农民内部进行风险分散和费用共担,在缴费模式、筹资水平、待遇水平等方面未考虑到大部分进城农民工作不稳定和流动性强的特点。
  而最难以克服的障碍在于地方的不均衡性。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城乡和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加上户籍制度的分割,社会政策一直存在着地方化的特色。各地的医疗保障制度设计都以辖区为边界,以地域身份为本位,以"本地/外地"为参照系。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水平的差异,这种福利的地方化形态造成地区间医疗保障制度安排和福利水平的差距进一步加大,医疗保障待遇不公平的趋势更加明显。"两原则"与"三步走"困难固然是客观存在,但也不能因噎废食,应积极谋划设计解决方案。刘明慧认为,要解决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最根本的原则在于遵循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
  对于公平原则,刘明慧认为,公平并不意味着完全一致,而是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实现权利和机会的公平和对称。城镇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医疗保险,在制度设计上存在差异,在资金筹集上存在差异,因而在受益水平上也存在差异。刘明慧提到了美国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约翰·罗尔斯公平正义的第二原则,即差异原则社会分配在个人之间的差异应以不损害社会中境况最差的人的利益为原则。处于医疗保障体系中弱势群体地位的进城农民理应享受与其他劳动者均等的社会保障权利,并且在最大程度上获得医疗保障福利的补偿,同样,医疗保障的社会政策和社会资源应完全向他们倾斜,这样才能有效化解进城农民群体的疾病风险。
  "体现差异并尊重差异的公平才是真正的公平。"刘明慧强调。她仍以农民工尘肺病为例指出,农民工进城后,多从事高危风险的职业,如建筑行业,而从事这些行业得慢性病、因病致贫的几率较大,迫切需要扩大这部分人的保障水平,国家应针对这部分人的需求,增加保障病种,扩大保障范围。对于职业病和慢性病,要有针对地纳入城镇医保,同时从国家医疗救助的理念出发,改善和提高进城农民工的医疗保障水平。
  而要想使制度改革体现在操作层面,则应遵循效率的原则,应做到城乡医疗体系的省际统筹,并努力简化城乡医疗衔接的手续。
  在遵循公平和效率原则的前提下,能否积极推进进城农民工医疗保障,政府的理念也是关键因素之一。刘明慧举例说,陕西神木县,在地方财政并不富裕的情况下,仍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从而彻底解决全县人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可见先进正确的理念是确保百姓享受医保的切实保障。
  有正确的原则和先进的理念做前提,自然许多问题可迎刃而解,其中包括如何筹措资金的问题。在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必然会征用一些农村土地,对于如何正确使用农村土地出让收益,刘明慧认为,可从这部分收益当中拿出一部分用于筹集农民工在城镇医疗保障所需资金,或者由国家直接设立专项基金,对企业进行补贴,鼓励其为农民工投保。但问题是,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出让收益的相当一部分被用于城市建设、工商业招商等等,这是应当改变的。
  刘明慧强调,在未来城镇化进程中,医疗制度的改革应遵循"三步走"的路线图:第一步,对进城农民工按其从事行业进行分类,比如从事建筑业、服务业等等,并按照年龄和就业状况进行摸底调查。第二步,将进城年限较长、有雇主并且职业稳定、有固定收入、已在城镇居住多年的进城农民,应实行与城镇职工相同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而将进城年限不长,在非正规部门就业、收入较低,既没有参加"新农合"医疗保险,又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群,可以家庭为单位,纳入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为其提供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医疗保障;针对进城农民流动性强、稳定性差的特点,建立健全参保地和就医地之间保险关系转移和接续的制度,制定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探索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医疗保险缴费年限在各地之间互通互认办法,建立区域协作机制,实现异地就医管理服务由参保地向就医地转移。刘明慧强调,按照当前互联网的发展水平,在技术手段上实现是没有问题的。第三步,以国家财政作后盾,设立专项基金,从而确保资金筹集的可持续性。
  刘明慧最后强调,城乡医疗保险体制相互衔接,就是为了让农民工进城后,即使仍继续享受"新农合"医疗保障,也应实现就近看病,让他们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医疗服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管:河南省老新闻工作者协会  主办:金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热线:13910392737
声明:若侵犯到您的权利 请及时联系管理人员予以修正
中国大别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94号